关于"拔牙会影响记忆力"的说法
瑞典科学家在2004年的斯德哥尔摩牙医大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当疼痛的牙齿被拔掉时,人的部分记忆也被拔掉了。这种把牙齿比喻成一次性USB储存器的结论虽然有点萌,但真的没问题吗?我们先看看他们的研究。
从1988年开始,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人员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对1962名年龄在35岁至90岁的志愿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对牙齿健全志愿者的记忆力和牙齿被全部拔除、使用假牙的志愿者的记忆力进行了比较。科学家发现,在所有如教育、年龄、疾病史等其他因素全部相似的情况下,牙齿健全者的记忆力明显比被拔除的人要好得多。
于默奥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扬·贝里达尔解释道,因为拔牙会切断牙齿通往脑部的神经,从而影响记忆。缺牙人们的记忆力比牙齿健全的要差很多,缺牙可能是老人易患失忆症的原因之一。这一结果和日本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被拔掉牙齿的小白鼠记忆力明显不如牙齿健全的同类。
于是,在科学研究的结论面前,很多人对"拔牙影响记忆力"这一观点深信不疑,不知有多少个 M 姑娘和 L 先生还在因为担心影响记忆力,而宁愿忍受牙疼的折磨不去拔牙。那么我们是否能对这一项科学研究提出质疑和补充呢?
牙齿神经是否与记忆力有关?
所谓智齿,是指我们成年后才慢慢萌出的牙齿,成年人的身体发育基本完成,智力也日趋成熟,因此叫智慧齿,于是很多人便下意识地认为拔掉智齿会影响智力与记忆力。但实际上,牙神经位于牙髓腔内,属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是十二对脑神经中的第五对,支配脸部、口腔和鼻腔的感觉,以及脸部咀嚼肌的运动,跟智力和记忆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不是拔牙损伤了牙神经的问题,那应该怎么解释 "缺牙人们的记忆力比牙齿健全的要差很多" 呢?让我们先从卤肉饭的记忆形成说起。
记忆是怎么发生的?
人类的大脑有两种长期记忆存储模式,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当你被问及某一首歌,或某一个电话号码时,你可以回忆起来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有意识的记忆叫陈述性记忆。相反,非陈述性记忆很多时候不是由清醒的意识,而是潜意识控制的,很难用细节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你怎样骑一辆自行车,怎样用乒乓球拍打出一记漂亮的外旋球。当然,你可以把这些过程肢解为各个技术细节然后传授给别人,但是当你自己在调用这些记忆的时候,你并不需要经过意识层面的处理,而且这些记忆一旦形成,就很难忘记。
这两种记忆产生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大脑的海马区。海马区存在大量的神经细胞,它们之间形成了很强的神经接触,充当信息转换站的功能。比如当我们人生中第一次吃卤肉饭时,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会接收到卤肉的色香味等各种感知觉讯息,它们会把讯息传递给海马区。海马区接受刺激,神经元就会逐步形成持久的网络连结而形成记忆,如果没有强有力(这家卤肉饭不好吃)或持续的刺激(只是偶然吃一次),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就会自动消逝无踪,就记不住卤肉饭的味道了。
影响记忆力的是咀嚼而不是牙齿
随着年纪增大,掌管学习的海马区会衰退,短期记忆力也跟着衰退。而咀嚼的动作可以增加海马区细胞的活跃性,防止其老化。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研究人员证实,多咀嚼可加快心脏运动,使脑部荷尔蒙分泌增多,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此外,咀嚼还能促使唾液的分泌,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和学习有密切关系。因此,吃饭时多咀嚼、饭后漱口、经常叩齿,都能帮助提高脑活力。对于年轻人来说,多咀嚼能促进大脑发育,中青年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对老年人的好处则是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痴呆。
所以拔牙越多,人的咀嚼功能就越会受到影响,由此会对记忆力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至于拔牙本身,是不会直接损伤脑神经导致记忆力衰退的。
饱受一颗坏牙的长期疼痛折磨,相信也不好受吧,看了这篇文章,你是不是有勇气去拔牙了呢?
(编撰:笑笑)
本文部分内容将以脱口秀形式在“百度乐播”播出,敬请关注:点我来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