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虫之所以要一边流“鼻涕”一边爬行,是因为它的身子需要有黏液的保护才不至于被擦伤;同时湿滑的黏液能减小鼻涕虫爬行的阻力。
夏天,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人们有时会看到鼻涕虫。它的形态如没有外壳的蜗牛,白白胖胖的,身上覆盖着一层黏糊糊、亮晶晶的液体,像一条鼻涕,十分恶心。难怪人们叫它“鼻涕虫”呢!
鼻涕虫的正式大名叫蛞蝓。它能分泌黏液,爬行的速度非常缓慢,身后还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条带。其实,这是它留下的“鼻涕”,也就是黏液变干后形成的。
鼻涕虫之所以要一边流“鼻涕”一边爬行,是因为它的身子实在太“水”、太娇嫩了,需要有黏液的保护才不至于被擦伤;同时湿滑的黏液能减小鼻涕虫爬行的阻力。鼻涕虫的黏液类似于人生病时从鼻子里流出的鼻涕,它的成分是蛋白质和糖分子的水混合物。黏液的作用就像在鼻涕虫爬行的地方铺设了一条光滑的道路,便于它巡游。
鼻涕虫的黏液还能像蛋黄酱一样,形成一种固体软胶质物,保持一定形状。当鼻涕虫不爬行的时候,这种固体黏液就可以将它牢牢地粘在物体的表面。
鼻涕虫是蜗牛的近亲,只不过在进化过程中它与蜗牛分道扬镳,脱去了曾经用来防御天敌的外壳。鼻涕虫与蜗牛、田螺、海螺一样,都是用肚子贴地爬行的,所以它们被统称为腹足动物。蜗牛爬行时,腹部同样会分泌黏液,以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靠着黏液的保护,蜗牛甚至能在刀刃上自在地游走。
蔬果是鼻涕虫的最爱,无论草莓、番茄、菠菜、莴笋等,它都不肯放过品尝的机会。有时候,人们甚至可以在买回来的蔬菜上发现躲藏着的鼻涕虫。被鼻涕虫爬过的蔬果,不仅留下了“鼻涕”,还留下了它们啃咬的窟窿。为此,鼻涕虫成了农民的仇敌,常被追杀。
侵权/下架等问题请将详细资料(包括资料证明,侵权链接)等相关信息发送至邮箱:4232924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