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热点>正文

作家挺进娱乐圈,早就不只郭敬明一个

未知
2014-12-22 15:17:19

  在《小时代》系列电影之后,郭敬明又将目光投向科幻片领域,他在担任科幻爱情电影《从天儿降》总监制的同时,也开始筹备科幻片《未来未来》。《从天儿降》是郭敬明和章子怡、陈正道以及魏民、魏楠兄弟等人合作的。而今年以来,他接下了包括《中国好男儿》在内的四档综艺节目的评委工作。显然,郭敬明已经完成了事业领地的拓展,从作家变身为娱乐业综合体。

  写作者变身导演并不罕见,比如,生于1905年(另一个说法是1900年)的刘呐鸥,曾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在写作和经营书店小有所成之后“转而去从事电影”。他创办电影杂志《现代电影》,写电影理论文章,担任了几部电影的编导。1940年9月,他就是在商谈完纪录片《珠江》的拍摄事宜,走出酒店走廊之后,被黑帮暗杀的。

  后来,写作者也总是和影像发生着或深或浅的关系,有些作家顺应写作和影像制作者的分工,交出自己的文学股份之后,就成为隐形人,有些作家却和电影发生深度联系。

  出版业的黄金时代,作家开始深度介入影视改编,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许多影视剧,多数由他在幕后操纵;琼瑶六十年代就开设电影公司,改编自己的小说,到了七十年代,她的小说实质上已经是电影小说了,封面是电影剧照的图画版,文字也一改她以前的繁复抒情,越来越精简。当然,还有王朔、刘震云、麦家,未必是当导演,却以各种方式,操控或影响着一部电影的完成。

  新时代这些有转身企图的作家影人们,和这些作家又不一样,他们是用影像书写——写作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影像呈现,先一步抵达影像的结果。他们和同样用影像进行书写的杜拉斯又有些不一样,他们连影像的商业细节、营销方式也已经充分考虑到。斯蒂格·拉森在《龙纹身的女孩》系列里,放置了那么多真实的品牌,很难说不是为电影植入广告做准备;郭敬明《小时代》里的那些牌子,也为电影电视的商业合作提供了理由;网络文学界的奇幻魔幻作家,完全是按照游戏的构架来写小说,甚至会把主人公获取的经验值写进去。他们是在影像时代成长起来的,已经有了充足的自信由此及彼。

  跟作家比起来,影评人有着更多投身电影业的便利。例如影评人、作家李霄峰,他曾以Liar为笔名,活跃在西祠胡同的“后窗看电影”等电影论坛,出版有《失败者之歌》。后来他索性进入电影业,与电影发生深度接触。《少女哪吒》是他根据作家绿妖的小说改编的,讲述两个女孩的人生轨迹,这部电影入围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新浪潮竞赛”单元,并获得第51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这个成绩已经非常难得。

  如果我们肯打消自己的执着,不再把文学和用文字创作牢牢栓系在一起,不那么执着地将“阅读”限定于纸质阅读,或许会发现,影像是一种泛文学,用影像、图画、声音来写作,兴许是未来的走向。纸质阅读、纸质思维、纸质表达结队退场的时代,凭借掌控内容复制权获得收益已经无望的时代,作家得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义。

  毕竟,表演、写作和拍摄电影,本就有共通之处,都是从虚空之中唤出一个世界,编织出一些画面。那都是创世,不过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而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导演中心制正在过去。或许,在未来的电影盛世里,表达的权力将分散给许多人,写作者对影像的深度介入,或许就是这种权力分散的一种表现。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吐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