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美、公告牌和全美音乐奖是美国最重要的三大主流音乐评奖机构,它们主要区别在评奖者及其各自依据的不同之上,格莱美由流行音乐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来操刀,公告牌基于由唱片销量决定的排行榜,全美音乐奖则仰仗受众、乐迷的投票;由此,格莱美相对精英些,公告牌相对商业些,全美音乐奖则随着流行音乐受众年龄这些年的日益下降而显得日益低龄化——这样它的获奖音乐也就多少显得更幼稚、更流行,不像格莱美和公告牌多少还会给成年人、中产阶级略显成熟的审美留一些席位。
青少年最喜欢哪种风格?当然是Dance Pop——所以,仅从风格上来说,鸟叔的《江南Style》和筷子兄弟的《小苹果》在此获奖实在恰如其分,尽管无论音乐、舞蹈、MV,乃至歌手发型着装上,后者皆为前者的拙劣山寨版。
那么,让我们从一台颁奖礼的操作核心,即评选程序上来分析,顾名思义,全美音乐奖的获奖结果由全美国的乐迷票选而来,既然如此,请问像《小苹果》这样全美国乐迷闻所未闻的歌(《江南Style》是在美国已经家喻户晓之后才获得提名权的)和张杰这样全美国乐迷闻所未闻的歌手,促使他们获奖的投票又从何而来呢?事实上,他们获得的这两个奖在全美音乐奖历史上绝无仅有,甚至连必要的提名步骤都没有——这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竞争者,也就不需要什么投票,他们就像两个凭空出现的,被管理者赋予插队权的插队者,在正经排队者的惊讶和来不及表达的抗议中,他们已买好票灰溜溜地逃走了。
可惜如今信息发达,在插队者将镀得的那层金返其老家显摆之前,乡亲们已经从视频中看到他们插队的丑态了。
既然缺乏程序正义,就没有人能说就此获奖是合法、有效的,即便颁奖者本身也没有这个权力。对于一套基于规则方可运转的系统来说,没有比破坏自己订制的规则更蠢、更坏的事。
当然也不排除,全美音乐奖会给出一个没有破绽的解释。格莱美据以专业,公告牌据以数据,至于全美音乐奖则据以投票,而一轮到投票,不但程序上的严谨性难以保证,由此给出的解释余地也多了起来。
譬如《小苹果》所获的“年度国际歌曲”,颁奖方面就可以这么解释:1.既挂了“国际”头衔就不能仅由美国乐迷说了算,这也彰显出本奖的国际视野;2.以中国近14亿的人口为基数,再请去调查一下这首歌这一年来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你就会发现,不论国籍,仅去比较喜欢某首歌的绝对人数多寡的话,《小苹果》的乐迷或许比本届颁奖礼上一切获奖歌曲的乐迷加起来还要多。综上所述,你对于给这首歌这个奖还有什么怀疑?
其实不仅全美音乐奖,一贯以严谨著称的格莱美也曾在程序层面出过丑闻。1989年,由两名德国男模组成合唱组米力瓦利合唱团获得最佳新人奖,谁知这两人无论唱片还是舞台上皆没唱过一句,全部由幕后代唱,他俩不过是门面上的专业假唱者,而此事正是由那位幕后代唱者揭穿——或是因为该合唱团获奖后越来越红,作为真唱者内心不平衡所致。东窗事发后,最掉面子的当然是动辄以专业和业内自诩的格莱美评奖方。九年后,成员之一劳勃·皮拉特斯落魄地因吸毒死在德国一家旅馆中。
没错,跟筷子兄弟一样,米力瓦利合唱团的风格也是俗不可耐的跳舞流行曲。这里必须强调一下,跟鸟叔一样,米力瓦利合唱团虽也是外国人,但是在打入美国市场并在排行榜上夺冠之后才获的奖,这方面在程序上没有毛病。
说到俗不可耐,《小苹果》确实俗不可耐,但绝对不比全美音乐奖上多数正牌获奖歌曲更俗不可耐。对于这次境外获奖事件的各种质疑和剖析中,最让人浑身不舒服的还不是就此骄傲地摆出副大国崛起者的崛起脸来的那一群,而是那些觉得《小苹果》这样庸俗、低俗之物获奖,是对全美音乐奖此等高贵、高雅、高不可及的高端音乐颁奖礼的玷污之人。
其实,完全可以将筷子兄弟趁广告时间在舞台上出的那几分钟洋相视为中国神曲界向美国老祖宗的汇报演出——一个事实必须被反复强调人们才不会忘记:现在全世界所有不公开否决全球化的国家地区,其主流音乐尽是美国主流音乐几十年来的文化殖民所致,它们与美国流行音乐派系的关系,全部是儿子、孙子或孙子的孙子的关系,不仅《江南Style》和《小苹果》如此,《一无所有》同样如此。再俗不可耐,也是从美国那里俗起来的,本质皆俗,只不过看谁俗得更做作、更彻底、更有创新精神罢了。
但谁知道呢,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江山总是轮流坐,现在我们去你们的金色大厅、奥斯卡红毯或全美音乐奖广告时间蹭点金,慢慢地说不定就会成为你们这些颁奖礼的主角,再慢慢地或许就换成你们来我们的金鸡奖、百花奖来蹭金了。请设想一下吧,将来的某天,少年迈克尔·杰克逊式的天才美国少年来中国某三流颁奖礼广告时间蹭了一个闲奖,激动得热泪盈眶,并禁不住唱了几句《小苹果》来释放这种激动——想想都醉了。